【文:Josephine Chu,攝影:高大鈞】

專欄美食家 Josephine Chu

熟稔旅遊美食消費等領域,對提升台灣美感體驗有極深的期望。

拾穗是我喜歡的餐廳兼烘焙坊,兼這個字在這家店指的不是同時賣麵包與營業餐廳,而是週日到週三賣麵包,餐廳只有週四到週六才營業。這麼奇特的營業方式,卻還是受到食客與烘焙愛好者的喜愛,可以想見拾穗的品質。

▲隱身於巷弄中,拾穗既是餐廳也是烘焙坊。

拾穗由一對交往已經十三年的情侶共同主持,開業八年來經過很多嘗試與磨合,最終在現在的樣貌中取得平衡。負責料理的是呂甯期,大家都叫她莎莎,暱稱大熊的周俊宏則負責烘焙。

▲13年的相識相知,超過8年的共事,大熊與莎莎默契極好,在旁觀察可以發現他們彼此之間真的只要一個眼神,或是半句話,就可以清楚溝通。他們共同經營的拾穗,因此也是一個溫暖而節奏明快舒適的好餐廳。

對莎莎印象最深刻的是,她總是很自然地陳述自己是「生態廚師」。積極投入食農教育的莎莎,是非常少數我見過從內到外都真實實踐的主廚。在拾穗的作品中,都是她多次拜訪產地取得的食材。但是跑產地對一個生態廚師來說,不只是找食材而已,而是從產地的人文風土中尋找生態的連結,並且在與堅持永續的農漁業者一起工作的經驗中,學習大自然能教導的事。那麼生態教會了妳什麼呢?我問她,她的答案是:「用力也沒有用啊!」

▲太平洋海|講述的是花東潮間帶,從北海岸、東北角一直到宜花東,有多樣的物種面貌。這道潮味十足的菜肴選用章魚,魚卵,干貝螃蟹等海鮮,湯凍也以三種海鮮清湯組合而成,鮮美無比。

 

善用地產食材演繹

例如熟客才知道,並且時時盯著什麼時候有貨的金嵐蝦手工麵。金嵐大蝦的養殖者不抽取地下水,只用雨水養殖,8個池子只有2個養蝦,另外6個都在養水。除了酷暑,幾乎不打水,池蝦密度低,8月放苗,10月後可以收到貨,熟客便蜂擁而至。偶有過冬蝦特別肥美,但莎莎說三年來只遇過一次。莎莎處理金嵐蝦頗有中菜西作的手法,先剝蝦身的殼,快速嫩煎之後才以明火直接炙烤蝦頭,生態蝦頭內膏才有的甜美完全保留,搭配手工義大利麵,口感一絕。最特別的是調味裡加入自製辣渣,香氣頗能引起共鳴。

▲燒烤金嵐蝦手工麵|金嵐蝦採生態養殖取得不易,風味鮮美。產季外,會以其他海鮮替代,熟客總是為它專程前來。

辣渣則是另外一道我很喜歡的口水羊調味料副產品。口水羊選用的是豐原的努比亞山羊,以川菜作法製作口水醬,4種花椒低溫煸成花椒油,再將紅辣椒、魔鬼、小米、燈籠,羊角及糯米椒等7種辣椒去皮去子之後分開煉油,然後把辣椒皮烘乾之後再加入醬中,十分費工。努比亞羊肉既嫩且Q,帶有甜香,淋上口水醬微辣回麻,相當可口,即使冷了都不減美味。

▲川味口水羊|風味繁複卻相當平衡,吃起來爽口開胃,佐餐酒尤宜。
▲巴萊豬。彩虹醬|巴萊豬以初榨苦茶油油封,醬汁則是對賽德克族彩虹橋的禮讚,四色醬汁從強烈到濃郁,溫和到圓潤。紅色是木鱉果與發酵辣醬,橙色是冇骨消與自製味噌,綠色是雷公根與水芹,最後是鹽麴與桑椹醬。豬肉爽口秘密是底下的洋蔥慕斯。

 

烘焙體現平衡於細節

生態廚師莎莎從產地帶回來的食材,當然也運用在大熊擅長的烘焙中。拾穗的麵包不但提供給米其林餐廳,及咖啡世界冠軍名店興波咖啡,大熊去年參加國王派比賽也獲得亞軍,但是他卻說,當年在學校沒有如願分到甜點組時,曾經對老師說:「我才不要做麵包!」最終天賦與努力還是引導他走到今天。就說他成名的國王派吧,我連續吃過三年,2022年特別讓人眼睛一亮。過去拾穗的國王派功力扎實,配方嚴謹,相當好吃。但今年卻在結構及風味上更加躍升,產生一種揮灑自如的爽颯感。

▲金柑法國|大熊的法國麵包很受歡迎,這款金柑法國,將蘭陽金柑煮到糖化之後,取代法式果乾。

特別針對這個改變問了大熊,他說每年都會有新的想法,2022年他很在乎的是平衡。內餡中杏仁與香草與蘭姆酒的風味平衡,派皮中麵粉與奶油的平衡,然後是派皮與內餡之間的平衡,都重新思考過。雖然有助手,但是拾穗的每顆國王派的70%以上工序都是他親自完成,派皮的摺疊延展及最後的劃線,無法假手他人。尤其秉持尊重食材不浪費的拾穗原則,大熊在擀摺派皮時,不是一般做成方形再裁切,導致邊角的浪費,他是直接擀摺成圓形,更是困難。這種態度與努力,甚至不是消費者從品嚐中能感知到的。

▲國王派|通常要當天吃,但真正做得好的國王派,放到第三天,風味及結構都不會消減太多。派皮漂亮的層次不會因此垮塌,內餡配比精妙,也不會太快造成回潮回軟甚至回油。拾穗的國王派就是這種高標作品。

無論餐飲或烘焙都這麼受歡迎,為什麼要兩段式營業,不能天天供應呢?面對原物料上漲,餐飲界缺工愈來愈嚴重的現實狀況,莎莎與大熊沒有嘆氣,只回答了我:「這就是用力也沒用啊……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