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圖/文:行遍天下 插畫:加一工作室】
「有沒有那麼愛吃鍋」臉書社團創辦人Sky,每周至少吃三次鍋,有時一人吃小火鍋,有時和朋友聚餐吃鴛鴦鍋,台灣火鍋吃法多,且台灣人愛吃鍋不分季節,「火鍋的靈魂是湯頭,店家若有特色沾醬,更可畫龍點睛!」他認為,火鍋除了吃美味,更是吃情感的幸福料理,他很喜歡電影《擺渡人》裡的對話:「能跟你坐在一起吃火鍋的人,說明你們是同一個世界的人。」

吃火鍋成為每周寄託 幸福料理品嚐門道
目前「有沒有那麼愛吃鍋」社團內每天有超過20家火鍋店的資訊交流,透過hashtag #地區 #店名,方便愛吃鍋的人找到有用資訊。
眉角1
打造鮮美湯頭:先喝口原湯,再調整成自己喜歡的味道,可放耐煮蔬菜:玉米、蕃茄等,增加湯頭鮮甜。口味重者也可加入蒜或香菜。

眉角2
沾醬不需太多:台灣人普遍喜歡沙茶醬,但每一個湯頭都有每一個鍋的味道與特色,能盡量吃食材原味最好,沾醬只是畫龍點睛。

眉角3
健康吃鍋:煮肉或海鮮時會出現浮渣,因為含較多蛋白質,浮渣並非不乾淨,但為了健康,可以撈起浮渣避免吃下過多脂肪。

眉角4
降低熱量:丸類、餃類熱量最高,愛吃鍋又怕胖的人,可以少吃餃類和肉丸類,減少過多食材熱量的攝取。
眉角5
喝茶解膩:吃火鍋搭配飲品首選茶類,最去油解膩,選擇味道淡的飲料或無糖茶,更不會覆蓋火鍋本來的味道。

眉角6
煮火鍋時間不宜太久:很多人吃火鍋會一直開著滾,但其實這樣會越煮越鹹,對身體負擔大,建議食材全部煮完之後就直接關火比較好。
